2024汽車供應鏈新生態大會演講實錄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陳士華:中國汽車工業經濟運行分析
2024年3月8日,在深圳舉辦的2024汽車供應鏈新生態大會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做了題為《中國汽車工業經濟運行分析》的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謝戎彬董事長,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感謝汽車報的邀請,讓我分享一下汽車運行的情況。
大家知道去年前一季度市場的產銷并不太好。此外,現在的市場變得越來越復雜,我們往往說今年難過,明年可能更難過,發現大家說得很對,一年比一年難過,我們發現去年全年市場增長還是很快的,超過了三千萬輛,但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所以今年一季度的情況會有一些企業調整自己的增長的節奏,因為終端的經銷商也要考慮自己成本的問題。
下面我分三個部分,重點談一下當前運營的情況和我個人關心的幾個問題,還有現在行業存在的困難。
從數據來看,大家都知道了,去年全年的數據超過了三千萬輛,2017年中國的汽車產業到了2888萬輛,大家說中國的天花板到了,但是大部分專家認為中國汽車產業供應鏈還是很大的,所以經過去年的調整之后,首次超過了三千萬輛,在全球的業績還是非常亮眼的,支撐了整個工業經濟的發展。前兩個月是200萬輛,去年的增長集中在下半年,所以今年的增長率可能會出現前高后低的狀態。
在和世界汽車組織交流獲取的數據,去年全球并不是中國一花獨秀,全球的汽車產業都在快速的增長,全球的增長大概是3.3%,我列了主要的經濟體和汽車國家,增長都挺好的,中國也不是特別的突出,這說明什么問題?全球三年疫情,供應鏈非常穩定了,消費者的需求還在增長,這都是拉動汽車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回顧一下去年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汽車產業受政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們在2022年的時候,國家有購置稅減半和新能源補貼的政策,2022年底就結束了,2023年前兩個月出來一個政策的切換期,影響兩個月的時間,后面出現降價。7月份以后,國家對經濟的增長還是非常擔心的,認為5%的目標實現還是很難的,所以7月份之后,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政策,其中汽車還是重頭戲。
從終端市場來看,我們去年增長了6%,我覺得有6%的增長已經相當不錯了,現在很多的實體經濟也很難,而汽車的消費還有很大的問題,從結構上來看,大城市受影響小一些。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逐漸得到激活,大城市的消費理念比較先進,但是中小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當前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是主要的,國家的數據也可以看到,并不是特別的好,但都有同樣的感受。我記得去年年初有一個政府部門說說我們已經完全進入到市場化的階段,我并不這樣認為,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拉動+政策的過程,我們的產量非常的成熟,包括價格也非常的優惠,大家都是做汽車的,也關心汽車。前段時間說,油價低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開始變得很低,后面我談談對這個的觀點和看法。
從出口來看,孫會長也在,他可能會分享對國際出口的看法。去年的出口方面,第一方面,全球對汽車需求還是很大的。第二方面是新能源汽車海外的競爭力還是很強的,但現在面臨的問題也很多,一些機會型的市場,比如俄羅斯,去年俄羅斯的市場超過90萬輛,這是一個機會型的市場,外資撤離以后,給中國的品牌提供了很大的發展機遇,所以去年俄羅斯的市場貢獻還是很大的。另外是歐盟的反補貼,現在歐盟對我們幾家企業做了實地的調查,比如比亞迪、吉利,從現在來看,我們海外的出口,大家可以想這個問題,也有人問我,中國的出口一年出口多少量,我覺得一年500萬-600萬輛已經是很好的,因為直接貿易的形式當地國家經濟帶不來太大的增長,只能讓消費者花錢了。我們更多的形態是中國的企業,包括零部件企業要走出去,今天的主題是供應鏈的新生態,不僅是產品技術,包括市場,也是新的發展模式。未來的情況,未來幾年,更多的車企在做建廠的工作。
下面看一下2024年的整體預測的情況,從目前來看,汽車仍然是我們經濟增長非常重要的著力點,是一個抓手,從國家的經濟來看,兩會正在開,我們經濟增長的速度,國家不太可能讓你放慢,放慢的話,這會出現很大的問題,我們的產業結構現在并沒有調過來,很多是粗放型經濟發展的模式。所以經濟增長、拉經濟,國家會想很多的辦法,汽車一方面是消費品,另一方面商用車會受益國家經濟增長政策的促進。
現在汽車產業的熱度還是不減的,現在沒有哪個產業像汽車產業那么大,所以對汽車產業的關心度還是很高的,我們參加的會議特別多,比如今天上午和今天下午,談到經濟增長都要想到汽車,這是一個很“熱烈”的行業。
從國家消費的政策來看,大家可以看到兩會也提了,現在要鞏固和擴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優勢,這個提法和之前不一樣,我們之前提鞏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優勢,現在加上智能網聯的發展優勢,新能源汽車是一個方面,智能網聯做的可能更加的突出,因為新能源的量比較大,但是智能網聯在中國品牌做得很好。
從微觀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增長還會繼續,但增長速度可能會放緩一些,另外中國品牌市場的需求海外還是非常旺盛的,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傳統車可能在俄羅斯或者不發達的地方市場還是比較傳統的,新能源汽車在海外的競爭力確實很強,因為我們的價格。如果制造同類車型,價格比我們高一倍,我們增加關稅的話,他們的價格也降不下來。這就引出一個話題,這段時間海外的一些汽車巨頭,包括一些政府,放緩新能源汽車產業節奏非常重要的原因,這是我個人認為的觀點。
不足的地方,現在的市場還是面臨很多的問題,我列了幾條,比如經濟發展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大家手里的錢不多,或者受影響,或者類似的預期不好,很難促進我們的消費增長。包括民營企業的發展,民營企業政策出來很多,民營企業的經營總量很大,二是拉動就業,比國有企業大得多。三是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四是一些廠家能力等等。
預測的數據就不多說了,大概3%,新能源汽車1150萬輛,總的來說,大家對于2024年的情況觀點不太一樣,大多數觀點還是比較悲觀的,我覺得是這樣的情況。去年我們想了辦法,比如有些企業在年底并沒有實現年初定的目標,通過降價和壓庫的形式完成目標,就像感冒吃頭孢會有副作用,新的一年副作用就顯現出來了。
當前存在的問題,一是內需不足和過于市場旺銷并存的局面。現在政策的著力點重點應該是拉內需,海外的市場只能說鞏固,我們能保持500萬輛的市場已經相當好了。現在來看,我們動了別人的蛋糕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今年歐盟的政策還會經常出的,比如對已經出口的車型進行開始登記。
二是企業普遍面臨的壓力,在產銷增長這么好的速度下,但是效益并不好,汽車的效益去年增長了11.9%,利潤率增長了5%,我們比很多的行業要好,因為汽車產業是高投入的產業,大量的投入,比如某個新勢力虧了六七百億。
新能源汽車產業應該盡快解決盈利的問題,現在怎么樣保證新能源汽車掙錢和盈利是關鍵的問題。但是如果按照我們現在企業的做法的話,我覺得短時間內增長不了。另外是垂直整合的模式,昨天我們去浙江的企業做調研,我們交流了垂直整合的問題,我們有一個企業垂直整合做得很好,現在也體現了,但是是不是每個企業都要這樣做?從國家的發展情況來看,日韓可能注重自己產業鏈的培育,歐美也是經歷一個過程,比較開放式的供應鏈生態。中國企業供應鏈什么都要自己做,甚至非常普遍的部件也要做,并不是做核心的部件,我個人認為這種是非常不好的,尤其是有些產業已經過剩了,比如電池產業,現在已經過剩了,企業還在建,將來的市場肯定就是惡性競爭的市場。
未來3-5年是關鍵的窗口期,我知道去年國家在10月份之后出臺了很多的政策,有的政策并不能公開,大家看新聞的話,會看到發改委的新聞有一些露了一點,今后的幾年,整個企業的環節肯定會有一些,一是市場的淘汰,二是想盡各種辦法把尾部的企業擠掉,因為品牌太多了,大家不斷的投入,錢從哪來,很多是從地方政府來的錢。二是市場競爭這么激烈,品牌這么多只能降價,降價對我們的產業非常不好,去年11月22日,汽車報一個記者寫了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具體情況就不說了。因此我們想到汽車行業金融的風險,之前還要考慮,覺得是投資過剩的問題,因為去年的房地產出現暴雷以后,汽車也是一樣,很多的企業生存不下去,背后可能就是金融的風險,這塊我們需要防范。
近期的幾個熱點,我梳理了一下,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一是防風險、促消費是當前政策主要的方向。防風險涉及我們的金融風險,各地政府對汽車產業的招商引資還是非常熱的,想了各種辦法,比如拎包入住,這兩年國家對金融風險的提法越來越多,尤其是地方政府。現在地方政府的錢卡得很嚴,上面有要求,現在對金融的風險防控比產業還要大,因為我們總的產能并不是嚴重的過剩,4千萬輛多一點的產能,運力還可以,70%以上。另外一個是促消費,從現在來看,我們的政策,兩會也好,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也提了一下,汽車下一步的以舊換新、下鄉都是政策的方向,但細節還沒有完全商定,需要聽取各方的意見。前兩年有一個領導說發揮各方的積極性,并不是國家怎么樣,有的地方已經出臺了,這是我個人的猜測,并不代表以后不出政策,所以國家拿錢還是很難的。
第二,新能源汽車降價,我覺得現在的降價太低了,我們不能學光伏或者家電這些產業,大家應該多學學外企,雖然在中國市場并不好,但是很多利潤創新高了,降價是最差的競爭方式,但卻是最有效的,屬于飲鴆解渴,這個方式不值得提倡。有的專家預測,今年還會又一輪的降價,我覺得別出現了,因為現在企業的利潤越來越低了,越來越難賺錢了。
第三,歐美放緩電動車的步伐,觀點都不一樣,有的人覺得人家追求利潤和其他,這都是一個方式。我覺得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我們這條戰略方向還是很對的,盡管現在付出的成本也很高,比如前幾年國家的補貼,幾千億的補貼,包括市場的競爭激烈,畢竟我們通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產業在全球來看,我們是處于領先的,我覺得大家還是非常堅信的。這種情況下,外企放緩并沒有影響中國的戰略方向,我們應該堅定,這條路應該要走下去,但是路有各種的走法,我們怎么樣走,我覺得要健康的走,需要國家想想辦法,比如我們的市場怎么樣健康的發展,價格是不是想想辦法。協會去年做了一次,引起很大的反響,政策是可以調整的,政策可以把市場糾偏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我們不應該動搖。
以上我分享了當前運營的情況,數據也沒有最新的,個人的看法不一定對,請大家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中國汽車報記者趙玲玲 整理